一袋垃圾的“归属”引发高度关注。为了破解垃圾围城之困,一些城市以“不分类、不收运”的倒逼机制,对垃圾分类“动了真格”。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有关部委通知,要求到2020年年底前,包括本市在内的46个城市,率先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。
对于一个城市来说,如何处置垃圾不是小事,而是关乎城市形象、百姓生活的大事。将垃圾分类投放,也不仅仅是个“技术活”。早在2000年,建设部就已经在北京等8座城市实施垃圾分类试点,在一些居民社区,也对垃圾分类有着较为积极的尝试。但是十几年过去了,垃圾分类并未取得突破性成效。前期分类“不到位”、中期运输“不分类”、后期处理“一锅烩”,虽然近乎调侃,却是一种无奈的写照。
一袋垃圾如何投放、怎么分类,不是发放一些宣传单、放置几个垃圾桶这么简单。如果把城市比作列车,垃圾分类并非可有可无的小零件,而是需要各部门和广大居民协同配合的大系统。投放、收集、运输、处理,任何环节出问题,都影响实际效果。从垃圾产生的“最初一公里”到资源化利用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需建立细化的分类标准、精确的管理要求、高效能的处理机制,同时更需要有全行业覆盖、全时空监控、全流程控制的全局思维,这样才能趋动列车中的这一系统良性运转。
推行垃圾分类制度,关系居民生活环境改善,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处理。把每一个利益方纳入管理、服务的网络,让投放垃圾不再是“躲进小楼成一统”的个人行为,垃圾分类将不仅成为生活新风尚,更能形成环保合力,让垃圾变废为宝。
|